见跋
jiàn bá
ㄐㄧㄢˋ ㄅㄚ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见跋
谓显出烛根。语出《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郑玄注:“跋本也。”孔颖达疏:“本,把处也。古者未有?烛,唯呼火炬为烛也。火炬照夜易尽尽则藏所然残本。”《旧唐书·柳公绰传劐》:“﹝文宗﹞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元张雨郑佑《神光楼与郑明德联句》:“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后来用以指夜深。
引证解释
后来用以指夜深。
引语出《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郑玄 注:“跋,本也。”
孔颖达 疏:“本,把处也。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火炬照夜易尽,尽则藏所然残本。”
《旧唐书·柳公绰传》:“﹝ 文宗 ﹞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
元•张雨 郑祐 《神光楼与郑明德联句》:“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
宋•苏舜钦 《郡侯访予于沧浪亭因而高会翌日以一章谢之》诗:“见跋已懵腾跨鞍极倒载。”
网络解释
见跋
见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àn bá,意思是谓显出烛根。
-
见
拼音 jiàn,xiàn 部首 见 总笔画 4①看到。例如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②接触,遇到。例如怕~风。~习。③看得出,显得出。例如~效。相形~绌。④(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例如~上。~下。⑤会晤。例如会~。接~。⑥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例如~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⑦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例如~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跋
拼音 bá 部首 足 总笔画 12①翻山越岭。例如~涉。②踩,践踏。例如~前踬后(喻进退两难)。③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例如~文。~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