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逸
jǔ yì
ㄐㄩˇ ㄧ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举逸
推举隐逸之士。
引证解释
推举隐逸之士。
引《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絶,修废举逸。”
北魏 高允 《徵士颂》:“帝乃旁求搜贤举逸,巖隐投竿异人并出。”
网络解释
举逸
举逸,读作jǔ yì,汉语词语,是指推举隐逸之士。
-
举
拼音 jǔ 部首 丶 总笔画 9①向上抬,向上托。例如~头。~手。~重。~棋不定。②动作行为。例如~止。轻而易~。③发起,兴办。例如~义。~办。创~。④提出。例如~要。~例。⑤推选,推荐。例如推~。荐~。⑥全。例如~国。~世。~家。⑦古代指科举取士。例如科~。~人。一~成名。⑧攻克:“一战而~鄢、郢”。 -
逸
拼音 yì 部首 辶 总笔画 11①跑,逃跑,逃~。奔~。②散失。例如~散。~史。~事。~闻。③安闲,安乐。例如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④超过一般。例如超~。~兴( 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⑤隐遁。例如~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⑥放任,不受拘束。例如~荡。飘~。骄奢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