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
jī máo xìn
ㄐㄧ ㄇㄠˊ ㄒㄧㄣ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鸡毛信
旧指需要迅速传送的公文、信件上面插上鸡毛。
英a message with a feather attached as a sign of urgency;
引证解释
亦作“鷄毛信”。紧急传递的信件。因常粘上或插上鸡毛故称。参见“鸡毛文书”。
引李季 《五月端阳·满天红》诗:“卖脑的白军一出动鸡毛信转眼间送上了山。”
华山 《鸡毛信》:“这是一封鸡毛信!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的信!”贺敬之 《放歌集·回延安》诗:“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网络解释
鸡毛信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鸡毛信 (汉语词语)
旧指需要迅速传送的公文、信件上面插上鸡毛。 现存全国唯一的鸡毛信实物是从河北省元氏县仙翁寨发出的。仙翁寨现分为前仙后仙两个村。抗日时期,仙翁寨周围地区共产党,国民党都普遍使用鸡毛信以致泛滥个人琐事都使用鸡毛信。元氏县西部太行山区的仙翁寨周围所使用的鸡毛信,有信封,一律是两根鸡毛在信封的两角。一般没有邮戳司令部的有邮戳,为长方形。请老百姓专人投送。
-
鸡
拼音 jī 部首 又 总笔画 7◎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例如公~。母~。~雏。 -
毛
拼音 máo 部首 毛 总笔画 4①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例如~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②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例如不~之地。③衣物上的霉菌。例如老没见太阳都长~了。④粗糙,没有加工的。例如~布。~估(粗略地估计)。~坯。⑤不是纯净的。例如~利。~重。⑥行动急躁。例如~躁。⑦惊慌失措,主意乱了。例如把他吓~了。⑧小。例如~病。~孩子。~~雨。⑨货币贬值。例如钱~了。⑩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例如两~钱。⑪姓。 -
信
拼音 xìn,shēn 部首 亻 总笔画 9①诚实,不欺骗。例如~用。~守。~物。~货。~誓旦旦。②不怀疑,认为可靠。例如~任。~托。~心。~念。③崇奉。例如~仰。~徒。④消息。例如~息。杳无音~。⑤函件。例如~件。~笺。~鸽。~访。⑥随便,放任。例如~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⑦同“芯”。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