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
hé hé
ㄏㄜˊ ㄏㄜ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和合
和睦同心。
调和;混合;汇合。
犹撮合。
顺当;吉利。
神名。即万回哥哥。
神名。指和合二神。
神名。指清时所封唐高僧寒山、拾得二圣。
引证解释
和睦同心。
引《墨子·尚同中》:“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史记·循吏列传》:“施教导民和合"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5c4b4f0f5">上下和合。”
唐•元稹 《辨日旁瑞气状》:“臣下忠诚辅主国中欢喜和合。”
《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调和;混合;汇合。
引《韩诗外传》卷三:“天施地化阴阳和合。”
郭沫若 《论节奏》:“如成长与衰弱上升与下降和合与分离,即是规定万物之发展与分解的节奏。”犹撮合。
引《周礼·地官·序官》“媒氏下士二人” 唐•贾公彦 疏:“谓别姓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云。”
唐•张鷟 《游仙窟》:“五嫂 如许大人专拟和合此事。”顺当;吉利。
引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茅卜》:“其卦甚吉百事欢欣和合。”
元•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谢天地买卖和合。”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明日是个和合日我同你先到 张 宅讲定财礼,随到 王招宣 府一説便成。”神名。即 万回哥哥。
引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宋•时 杭 城以腊月祀 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緑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 和合 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 万回。”
神名。指 和 合 二神。
引《四游记·哪吒行兵收华光》:“又有 和 合 二神禀曰:‘不须本官出马某二人愿往。’”
神名。指 清•时所封 唐•高僧 寒山、拾得 二圣。
引清•翟灏 《通俗编·神鬼》:“今 和 合 以二神并祀,而 万回 仅一人,不可以当之矣。国朝 雍正 十一年封 天台 寒山 大士为 和 圣, 拾得 大士为 合 圣。”
国语辞典
和合
和谐好合。
引《史记·卷四四·魏世家》:「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寒山与拾得二僧。
引《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你不知我买来供奉和合利市哥哥的。」
网络解释
和合
“和合”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先贤在实践中孕育的智慧“和合”的价值观影响了人们的处世原则和交往理念。
-
和
拼音 hé,hè,huó,huò,hú 部首 口 总笔画 8①相安,谐调。例如~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②平静。例如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③平息争端。例如讲~。~约。~议。~亲。④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如二加二的~是四。⑤连带。例如~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⑥连词,跟,同。例如我~老师打球。⑦介词,向,对。例如我~老师请教。⑧指日本国。例如~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⑨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例如~棋。~局。⑩姓。 -
合
拼音 hé,gě 部首 口 总笔画 6①闭,对拢。例如~眼。~抱。珠连璧~。貌~神离。②聚集。例如~力。~办。~股。~资。③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例如~格。~法。情投意~。④应该。例如~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⑤总共,全。例如~家欢乐。⑥计,折算。例如~多少钱。⑦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