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huái nán zǐ
ㄏㄨㄞˊ ㄋㄢˊ ㄗ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淮南子
书名。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等所著又名《淮南鸿烈》。属于杂家著作它揉合儒、法和阴阳五行家的观点。现流传下来的二十一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英Huainan Zi;
国语辞典
淮南子
书名。西汉淮南王刘安所撰二十一卷,汉代高诱、许慎等都曾为之作注,现今所传的只有高诱的注本。其书原分内外篇今仅存内篇内容多归道家思想亦杂糅先秦各家的学说。
网络解释
淮南子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
高诱在序中指出此书的思想内容:“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著其文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杂家”属于子部。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刘安的父亲刘长是汉高祖的庶子封为淮南王,刘安作为长子承袭父爵,故亦称淮南王。刘安撰作《淮南子》的目的是针对初登基帝位的汉武帝刘彻反对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淮南子》原书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现今出版版本大多对内篇进行删减后再出版。“说林、说山、人闲诸篇多纪古事”。这部书的思想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刘文典写有《淮南鸿烈集解》。
-
淮
拼音 huái 部首 氵 总笔画 11◎〔~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北”。“~南”。 -
南
拼音 nán,nā 部首 十 总笔画 9①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例如~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②姓。 -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①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例如~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②植物的果实、种子。例如菜~。瓜~儿。~实。③动物的卵。例如鱼~。蚕~。④幼小的,小的。例如~鸡。~畜。~城。⑤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如~弹( dàn )。棋~儿。⑥与“母”相对。例如~金(利息)。~母扣。~音(辅音)。⑦对人的称呼。例如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⑧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例如孔~。先秦诸~。⑨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如~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⑩用于计时。例如~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⑪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例如~爵。⑫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例如旗~。乱~。胖~。⑬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如敲了两下~门。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