餬口
hú kǒu
ㄏㄨˊ ㄎㄡ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餬口
勉强维持生活填饱肚子。
例粥以糊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英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引证解释
谓寄食;勉强维持生活。
引《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杜预 注:“餬鬻也。”
孔颖达 疏:“《説文》云:‘餬,寄食也。’以此传言餬口四方故以寄食言之……《释言》云:‘餬饘也。’则餬是饘、鬻别名。今人以薄鬻涂物谓之餬纸、餬帛则餬者以鬻食口之名,故云餬其口也。”
《庄子·人间世》:“挫鍼治繲足以餬口。”
成玄英 疏:“餬,饲也。庸役身力以饲养其口命也。”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得罪於监司被诬赃罪,废为庶人,家贫无以餬口。本寺住持是臣母舅权充行者,觅些粥食,以延微命。”
巴金•《家》七:“中学毕业以后他无力升学只得找了一个小事餬口:教 王 家两个孩子的英文和算学。”
国语辞典
餬口
填饱肚子。比喻勉强维持生活。《西游记》第八回:「北巨卢洲者虽好杀生,祗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也作「糊口」。
引《魏书·卷三五·列传·崔浩》:「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
-
餬
拼音 hú 部首 飠 总笔画 17①寄食,以薄粥供口食。《方言》卷二:“餬,寄也。寄食為餬”《六書故•工事四》:“餬,薄食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于四方。”《莊子•人間世》:“挫鍼治繲,足以餬口。” 唐王維《門下起赦書表》:“下除冗食,贍餬口之人。”②稠粥。《爾雅•釋言》:“餬,饘也。”郭璞注:“餬,糜也。”邢昺疏:“餬、饘、鬻、糜,相類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餬、饘是其别名。”③涂抹;黏合。后作“糊”。《左傳•昭公七年》“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唐孔穎達疏:“猶今人以粥向帛,黏使相著,謂之餬帛。”④蒙混,粉饰。《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磕了幾個頭,當時兑了一萬兩銀子出來,饞餬的去了,不曾破相。” -
口
拼音 k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3①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例如~腔。~才。~齿。~若悬河。②容器通外面的地方。例如瓶子~。③出入通过的地方。例如门~。港~。④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例如古北~。喜峰~。⑤破裂的地方。例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