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胡桃的解释
táo

胡桃

常用词

hú táo

ㄏㄨˊ ㄊㄠˊ

时代词语

胡桃详解

词语解释

胡桃hú táo

  •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内果皮坚硬,有皱纹。木材坚韧可以做器物果仁可吃,亦可榨油及入药。又称核桃。

引证解释

  •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内果皮坚硬,有皱纹。木材坚韧,可以做器物,果仁可吃亦可榨油及入药。又称核桃。

    晋•张华 《博物志》卷六:“张騫 使 西域 还乃得胡桃种。”
    宋•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因物得名》:“胡人常食核桃而名胡桃。”

国语辞典

胡桃hú táo

  • 植物名。胡桃胡桃属落叶乔木。原产美洲、欧洲及亚洲西南部。早年由西域传入中国果实如桃,故称为「胡桃」。树高可达三十公尺羽状复叶,花黄绿色果实为核果,核内种子可食,含脂量高,是常见的干果。树干可制家具、枪托及镶板树皮可提炼染料。

网络解释

胡桃 (植物)

胡桃(拉丁学名Juglans regia L. )俗称核桃。乔木,高达20-25米;树干较别的种类矮树冠广阔;树皮幼时灰绿色。奇数羽状复叶长25-30厘米叶柄及叶轴幼时被有极短腺毛及腺体;小叶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雄性葇荑花序下垂。雄花的苞片、小苞片及花被片均被腺毛;雄蕊6-30枚花药黄色无毛。雌花的总苞被极短腺毛,柱头浅绿色。果序短,杞俯垂;果实近于球状,无毛;果核稍具皱曲,有2条纵棱,顶端具短尖头;隔膜较薄内里无空隙;内果皮壁内具不规则的空隙或无空隙而仅具皱曲。花期5月果期10月。

产于中国多省地。分布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生于海拔400-1800米之山坡及丘陵地带中国平原及丘陵地区常见栽培。种仁含油量高可生食,亦可榨油食用;木材坚实是很好的硬木材料。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

(概述图片来源:)

“胡桃”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例如~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②泛指外国或外族的。例如~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③乱,无道理。例如~来。~闹。~吹。~言乱语。④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例如~不归?“~取禾三百廛兮?”⑤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例如~须。⑥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⑦巷、小街道称“胡同( 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⑧姓。
  • 拼音 táo 部首总笔画 10
    ①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例如~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②形状像桃子的。例如棉~儿。③指核桃。例如~仁。~酥。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