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ㄏㄜˊ ㄓㄜˊ ㄓ ㄈ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涸辙之鲋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引证解释
《庄子·外物》:“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 监河侯。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 忿然作色曰:‘ 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
引周 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诺。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涸辙之鮒”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宋•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鮒。”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
亦省作“涸鮒”、“涸辙鮒”。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一:“涸鮒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唐•李白 《拟古》诗之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鮒。”
明•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仰望斗山高一战前茅功就早。荷恩濡涸鮒再生踊跃。”
陈三立 《过樵舍为明宁藩娄妃殉节处》诗:“至今涸鮒容泥滓,祗有轻鸥自往还。”
国语辞典
涸辙之鲋
辙,车轮辗地所留下的痕迹。鲋鲫鱼。在干枯车辙中的鲫鱼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时间远去西江取水则不过是空口白话无法解决问题。典出《庄子·外物》。后比喻陷处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鲋,臣子坐观,亦何心哉?」也作「涸辙枯鱼」、「涸辙穷鳞」、「涸辙穷鱼」、「涸辙之枯」、「涸辙之鱼」。
-
涸
拼音 hé 部首 氵 总笔画 11◎水干。例如干~。~泽。~竭。~辙之鲋(喻处境十分危难、急待救助的人)。 -
辙
拼音 zhé 部首 车 总笔画 16①车轮压的痕迹。例如覆~。车~。南辕北~。②车行的一定路线。例如上下~。③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例如~口。合~押韵。④办法,主意。例如没~了。⑤途径,门路。 -
之
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例如赤子~心。②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例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④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例如置~度外。等闲视~。⑤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⑥虚用,无所指。例如久而久~。⑦往,到:“吾欲~南海”。 -
鲋
拼音 fù 部首 鱼 总笔画 13①即“鲫鱼”例如涸辙之~(喻处在困难中急待援助的人)。②虾蟆:“井谷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