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华池的解释
huá chí

华池

常用词

huá chí

ㄏㄨㄚˊ ㄔˊ

时代词语

华池详解

词语解释

华池huá chí

  • 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昆仑山上。

  • 景色佳丽的池沼。

  • 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

引证解释

  • 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 昆仑山 上。

    汉•王充 《论衡·谈天》:“崑崙 之高 玉泉、华池,世所共闻, 张騫 亲行无其实。”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漱以 华池 之泉。”
    吕向 注:“玄玉、 华池,皆神仙之所食也。挹,酌;嗽,饮也。”
    唐•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尺宅按来平 华池 漱餘浄。”

  • 景色佳丽的池沼。

    《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鸡鶩满堂坛兮鼃黽游乎华池。”
    王逸 注:“华池,芳华之池也。”
    南朝•梁 何逊 《九日侍宴》诗:“禁外终宴晚华池物色曛。”

  • 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

    《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养生经》:“口为华池。”
    《黄庭外景经·下部经》:“沐浴华池生灵根。”
    务成子 注:“华池玉池。”
    宋•苏轼 《龙虎铅汞论》:“但行之数日间舌下筋微急痛,当以渐驯致若舌尖果能及悬痈,则致华池之水,莫捷於此也。”
    《西游记》第十九回:“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国语辞典

华池huá chí

  • 道教指人舌头底下的部位称为「华池」。

    《西游记·第一九回》:「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网络解释

华池

华池,古属雍州,为周人创业之地。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国之地。秦属北地郡辖之。魏始建华池县后废。隋仁寿二年复置,后废。唐复置。宋废,设华池镇。清顺治年间曾移合水县治。1934年陕北游击战争中复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

“华池”单字拆分
  • 拼音 huá,huà,huā 部首总笔画 6
    ①美丽而有光彩的。例如~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②精英。例如精~。含英咀( jǔ )~。③开花。例如~而不实。春~秋实。④繁盛。例如繁~。荣~富贵。⑤奢侈。例如浮~。奢~。⑥指中国或汉族。例如~夏。中~。~裔。~胄( ➊ 华夏的后裔; ➋ 贵族的后裔)。~工。⑦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例如~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⑧头发花白。例如~发( fà )。~颠(指年老)。⑨指时光。例如年~。韶~。
  • 拼音 chí 部首总笔画 6
    ①水塘,多指人工挖的。例如~子。水~。~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②湖。例如~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③像水池的。例如浴~。花~。乐( yuè )~。舞~。④护城河。例如城~。金城汤~。⑤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例如~座。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