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当派
gá dāng pài
ㄍㄚˊ ㄉㄤ ㄆㄞ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噶当派
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创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热振寺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引证解释
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仲敦巴 创立。 宋•嘉祐 元年(1056年) 仲敦巴 建 热振寺 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 仲敦巴 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 宗喀巴 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国语辞典
噶当派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语 bka'gdams pa 的音译。噶当意为一切佛语都是对僧徒修习的指导。渊源于十一世纪阿底峡尊者由其高足仲敦巴确立西藏的传承。后分成教典、教授、教诫三派。对西藏佛教各宗影响颇大。至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吸收其教义,创立格鲁派,亦称新噶当派,噶当派和格鲁派遂合而为一。
网络解释
噶当派
噶当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噶当”藏语意为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僧人修行。意为将佛的一切语言和三藏教义都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所传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据以修行。该派为后弘期最先创立的重要宗派。该派重视一切佛教经论对藏传佛教义学影响甚大。教授派始自京俄巴。奠基人印度僧侣阿底峡(982—1054)入藏后作《菩提道灯论》提出显密结合、先显后密的佛教教学内容与程序。后弟子仲敦巴(1005—1064)在藏北建热振寺传阿底峡教法,形成宗派。曾分为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派。宗喀巴以其主要教义创格鲁派,并逐渐消并此派。
-
噶
拼音 gá 部首 口 总笔画 15①〔~伦〕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②〔~厦〕藏语“发布命令的机关”,即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伦四人组成,一九五九年后解散。③译音字。 -
当
拼音 dāng,dàng 部首 ⺌ 总笔画 6①充任,担任。例如充~。担( dān )~。~之无愧。②掌管,主持。例如~家。~权。~政。③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例如~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④面对着。例如~面。~机立断。首~其冲。⑤相称,相配。例如旗鼓相~。~量( liáng )。⑥应该。例如应~。理~。老~益壮。⑦抵敌。例如万夫不~之勇。⑧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例如该~何罪。⑨顶端,头。例如瓦~。⑩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派
拼音 pài 部首 氵 总笔画 9①水的支流。例如九~(指长江支流之多)。②一个系统的分支。例如~系。~别。~性。党~。③作风,风度。例如正~。气~。~势。~头。④分配,指定。例如~赴。~驻。~遣。委~。⑤指摘。例如~不是。⑥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