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里疙瘩
gē lǐ gē dā
ㄍㄜ ㄌㄧˇ ㄍㄜ ㄉㄚ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疙里疙瘩
亦作“疙疙瘩瘩”。
粗糙不平滑。
不流畅;不顺利。
引证解释
亦作“疙疙瘩瘩”。
粗糙不平滑。
引《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咚!’ 霍金娃 疙疙瘩瘩的大拳擂在炕沿上心里暗暗大骂安检科长 王信。”
例如:在他那疙里疙瘩的脑壳上头发像针似地竖立着。
不流畅;不顺利。
引巴金 《寒夜》十一:“还是那些疙里疙瘩的译文他不知道这是哪一个世界的文字。”
克非 《春潮急》二六:“春伦 平常说话疙里疙瘩生气的时候口齿却很流畅。”
柳杞 《好年胜景》:“她搬下来自然是好可是那疙疙瘩瘩的事情也就多啦。”
-
疙
拼音 gē,yì 部首 疒 总笔画 8◎〔~瘩〕a.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病块,如“头上起了个~~”;b.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芥菜~~”;c.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思想~~”;d.不通畅或不爽利,如“这篇作文中的语句很~~”;e.量词,如“一~~糕”;f.麻烦,别扭。均亦作“疙疸”(“瘩”、“疸”均读轻声)。 -
里
拼音 lǐ 部首 里 总笔画 7①居住的地方。例如故~。返~(回老家)。②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如~弄( lòng )。③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如一~(等于五百米)。~程牌。④衣物的内层。例如被~。⑤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例如~外。心~。这~。那~。⑥姓。 -
瘩
拼音 dá,da 部首 疒 总笔画 14◎〔~背〕中医指生在背部的痈。亦称“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