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偷
gǒu tōu
ㄍㄡˇ ㄊㄡ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狗偷
犹狗盗。
引证解释
犹狗盗。
引汉•李尤 《函谷关赋》:“文 驰 齐 而惧追譎鷄鸣於狗偷。”
宋•王炎 《舟行过白石》诗:“村落有狗偷耄倪且狼顾。”
梁启超 《论正统》:“当其无圣神也则无论为乱臣、为贼子、为大盗、为狗偷、为仇讎、为夷狄而必取一人一姓焉,偶像而尸祝之,曰:此圣神也。”
-
狗
拼音 gǒu 部首 犭 总笔画 8◎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例如走~。~彘(狗和猪)。~刨( páo )(一种游泳动作)。~盗(小偷)。~腿子。~仗人势。~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
偷
拼音 tōu 部首 亻 总笔画 11①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例如~窃。~吃。小~儿。②行动瞒着人。例如~~。~看。~听。~渡。~袭。~税。~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③抽出时间。例如~空儿。~暇。~闲。④苟且。例如~安。~生。~幸。~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