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秋
guăng hán qiū
ㄍㄨㄤˇ ㄏㄢˊ ㄑㄧㄡ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广寒秋
曲牌名。即折桂令。异名甚多。此调字句不拘可以增损。元人作品中以作十一句或十二句为常。明陶宗仪《辍耕录·广寒秋》:“《折桂令》一名《广寒秋》,一名《天香第一枝》,一名《蟾宫引》。”
引证解释
曲牌名。即折桂令。异名甚多。此调字句不拘可以增损。 元 人作品中以作十一句或十二句为常。
引明•陶宗仪 《辍耕录·广寒秋》:“《折桂令》一名《广寒秋》,一名《天香第一枝》,一名《蟾宫引》。”
网络解释
广寒秋
曲牌名。即折桂令。异名甚多。此调字句不拘,可以增损。 元 人作品中以作十一句或十二句为常。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广寒秋》:“《折桂令》,一名《广寒秋》,一名《天香第一枝》,一名《蟾宫引》。”
-
广
拼音 guǎng,ān,yǎn 部首 广 总笔画 3①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例如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②多。例如大庭~众。③扩大,扩充。例如推~。~开言路。 -
寒
拼音 hán 部首 宀 总笔画 12①冷,与“暑”相对。例如~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②害怕。例如~心。③穷困,有时用作谦辞。例如~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
秋
拼音 qiū 部首 禾 总笔画 9秋,汉字,象形字,甲骨文中的“秋”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所以用以表示秋季。秋天,一年四季之一,位于夏季之后,冬季之前,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树叶由绿转黄,最终飘落,农作物成熟,人们开始收割。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如“愁绪”、“秋思”,以及成语“一叶知秋”,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