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
gù xié gāng
ㄍㄨˋ ㄒㄧㄝˊ ㄍㄤ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顾颉刚
(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网络解释
顾颉刚
顾诵坤(1893.5.8-1980.12.25),字铭坚,号颉(jié)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汉人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
顾
拼音 gù 部首 页 总笔画 10①回头看,泛指看。例如~眄。~名思义。回~。②照管,注意。例如~及。~忌。~虑。~念。~恤。~全。~问。~惜。兼~。③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例如~客。惠~。主~。④拜访。例如三~茅庐。⑤文言连词,但、但看:“兵不在多,~用之何如耳”。⑥文言连词,反而、却:“足反居上,首~居下。”⑦同“雇”,酬。⑧姓。 -
颉
拼音 jié,xié,jiá 部首 页 总笔画 12①〔仓~〕上古人名,相传他创造文字。②(頡) -
刚
拼音 gāng 部首 刂 总笔画 6①硬,坚强,与“柔”相对。例如~强。~直。~烈。~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健。~毅。~决。~正不阿( ē )。~愎自用。②恰好,恰巧。例如~~(a。恰好;b。才)。~好。③才。例如~才。~来就走。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