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噶举派的解释
pài

噶举派

常用词

gá jǔ pài

ㄍㄚˊ ㄐㄩˇ ㄆㄞˋ

时代词语

噶举派详解

词语解释

噶举派gá jǔ pài

  • 喇嘛教派之一。“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玛尔巴创立。一传弥拉惹巴再传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西藏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引证解释

  • 喇嘛教派之一。“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国语辞典

噶举派gá jǔ pài

  •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语 bka'brgyud pa的音译。噶举意为口传。由于此派特别著重密法的修习而这些密法又全靠师长口授故称为「噶举派」。又本派的祖玛尔巴、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时都穿白布裙所以也称为「白教」。十一世纪时,由玛尔巴创立,传与密勒日巴等,密勒日巴又传法给冈波巴由冈波巴门下弟子建立六个支派大多以其寺院取名教义差别不大,主要是月称派的中观见强调瑜伽苦修以证得大手印为圆满。是西藏现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

网络解释

噶举派

噶举派(白教)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

地位变化:1613年藏巴汗彭措南嘉崇信噶玛噶举派1618年噶玛巴派打败格鲁派势力所组成的联军攻占拉萨噶玛王国统治全西藏。1642年固始汗推翻噶玛王国首府从日喀则迁于拉萨,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但不丹地区(主巴噶举)和拉达克地区没有被攻下那里的噶举派分别建立了小王国乾隆时期才归顺驻藏大臣节制。

“噶举派”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5
    ①〔~伦〕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②〔~厦〕藏语“发布命令的机关”,即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伦四人组成,一九五九年后解散。③译音字。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向上抬,向上托。例如~头。~手。~重。~棋不定。②动作行为。例如~止。轻而易~。③发起,兴办。例如~义。~办。创~。④提出。例如~要。~例。⑤推选,推荐。例如推~。荐~。⑥全。例如~国。~世。~家。⑦古代指科举取士。例如科~。~人。一~成名。⑧攻克:“一战而~鄢、郢”。
  • 拼音 pài 部首总笔画 9
    ①水的支流。例如九~(指长江支流之多)。②一个系统的分支。例如~系。~别。~性。党~。③作风,风度。例如正~。气~。~势。~头。④分配,指定。例如~赴。~驻。~遣。委~。⑤指摘。例如~不是。⑥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