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牌凳
gǔ pái dèng
ㄍㄨˇ ㄆㄞˊ ㄉㄥ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骨牌凳
面呈长方形似骨牌的木凳。
引证解释
面呈长方形似骨牌的木凳。
引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其中摆有两张小小的方桌十六张小小的骨牌凳。”
邹韬奋 《经历》三六:“我们两个人被带到第一个囚室的外面望望里面约有六七尺宽十几尺深。排着一个两层的小铁床,一张小木椅(骨牌凳)。”
网络解释
骨牌凳
骨牌凳,因其凳面长宽比例与“骨牌”类似而得名是江南民间凳子中常见的一种款式。
-
骨
拼音 gǔ,gū 部首 骨 总笔画 9①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例如~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 gàn )。②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例如伞~。扇~。③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例如~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④指人的品质、气概。例如侠~。~气。 -
牌
拼音 pái 部首 片 总笔画 12①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例如门~。路~。~子。~匾。~价。②凭证。例如金~。银~。腰~。③产品的商标。例如名~货。④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例如盾~。挡箭~。⑤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例如纸~。扑克~。麻将~。⑥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例如~位。⑦词曲的调名。例如词~。曲~。~子曲。 -
凳
拼音 dèng 部首 几 总笔画 14◎有腿没有靠背的坐具。例如~子。板~。方~。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