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
gǔ zhàng
ㄍㄨˇ ㄓㄤ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鼓胀
一作“臌胀”。指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的病症。
英tympanites; distension of abdomen;
引证解释
亦作“鼓涨”。鼓起涨大。
引巴金•《电》七:“幸福的感觉鼓胀着他的心。”
林建征 《莺歌海》:“平日总是见他骑着绑满了水壶的自行车带上手枪和塞得鼓胀的公事包。”
温俊权 单复 《李金芝》:“她内心老是美滋滋的像有一股什么力量在鼓涨着要冲破皮肤跃出来。”中医学病症名。指由水、气、瘀血、寄生虫等原因引起的腹部膨胀的病。
引《素问·腹中论》:“黄帝 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 对曰:‘名为鼓胀。’”王冰 注:“心腹胀满不能再食,形如鼓胀,故名鼓胀也。”
国语辞典
鼓胀
病名。因手术、外伤、腹膜炎、肠阻塞、消化不良等引起积存过多的废气导致腹部胀大的疾病。
网络解释
鼓胀 科普中国
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蛊、臌、蜘蛛蛊等。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证治疗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