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犯軷的解释
fàn

犯軷

常用词

fàn bá

ㄈㄢˋ ㄅㄚˊ

时代词语

犯軷详解

词语解释

犯軷fàn bá

  • 古代出行前祭路神的仪式。

引证解释

  • 古代出行前祭路神的仪式。

    《周礼·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驭,驭下祝登,受轡,犯軷,遂驱之。”
    郑玄 注:“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芻棘柏为神主,既祭之以车轢之而去,喻无险难也。”
    《诗·大雅·烝民》“仲山甫 出祖” 汉•郑玄 笺:“祖者将行犯軷之祭也。”
    陆德明 释文:“犯軷道祭也。”

网络解释

犯軷

古代出行前祭路神的仪式

出处

《周礼·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驭,驭下祝,登,受辔,犯軷,遂驱之。” 郑玄 注:“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之以车轢之而去,喻无险难也。”《诗·大雅·烝民》“ 仲山甫 出祖” 汉 郑玄 笺:“祖者,将行犯軷之祭也。” 陆德明 释文:“犯軷,道祭也。”

“犯軷”单字拆分
  • 拼音 fàn 部首总笔画 5
    ①抵触,违反。例如~规。~法。~罪。~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讳。②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例如~人。罪~。③侵害,进攻。例如侵~。秋毫无~。④触发,发作。例如~病。~愁。~疑。⑤做错事情。例如~错误。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軷báㄅㄚˊ 基本解释 ◎古代祭路神称“軷”。祭后以车轮碾过祭牲,表示行道无艰险:“取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