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无愧
fǔ yăng wú kuì
ㄈㄨˇ ㄧㄤˇ ㄨˊ ㄎㄨㄟ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俯仰无愧
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都问心无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引证解释
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都问心无愧。
引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宋•陈亮 《与周立义参政书》:“持身端方俯仰无愧。”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孔子 的人生哲学正是以个人为本位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为俯仰无愧的圣贤。”
国语辞典
俯仰无愧
语本无论对人、对天都问心无愧。
引《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镜花缘·第七一回》:「对得天地君亲,就可俯仰无愧。」
-
俯
拼音 fǔ 部首 亻 总笔画 10①向下,低头,与“仰”相对。例如~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②潜伏,卧伏。例如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③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例如~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
仰
拼音 yǎng,áng 部首 亻 总笔画 6①脸向上,与“俯”相对。例如~首。~望。②敬慕。例如久~。敬~。③依赖。例如~承。~赖。~仗。~人鼻息。④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例如~即尊照。⑤服下,指服毒。例如~药(服毒药自杀)。~毒。⑥姓。 -
无
拼音 wú 部首 一 总笔画 4◎没有,与“有”相对;不。例如~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
愧
拼音 kuì,chŏu 部首 忄 总笔画 12◎kuì ㄎㄨㄟˋ 羞惭。例如羞~。惭~。~色。~怍(惭愧)。~疚。~赧(因羞愧而脸红)。~悔。问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