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
fēn shuǐ lǐng
ㄈㄣ ㄕㄨㄟˇ ㄌㄧㄥ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分水岭
将两个水域分开的山岭。
英watershed;
两个盆地或流域之间高地分水脊或剖面。亦称“分水界”
英divide;
分开两条水道或两个海岸的排水区域的脊线或分界线。
英water parting;
常用来比喻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之间的分界。
英boundary; demarcation line;
引证解释
亦称“分水綫”。
河流的分界线。多以山脉为界故名。
引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嶓冢 以东水皆东流; 嶓冢 以西,水皆西流。即其地势源流所归。故俗以 嶓冢 为分水岭。”
唐•元稹 《分水岭》诗:“崔嵬分水岭高下与云平。上有分流水东西随势倾。”比喻两种事物的分界线。
引柯灵 《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一九四九年是 中国 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
朱光潜 《诗论》第十一章:“历史家分诗的时期也往往把六朝归入一个段落。 唐 朝又归入另外一个段落好象以为两段落间有一个很清楚的分水线。”
国语辞典
分水岭
河流流域边缘较高之地可联成线以与相邻流域相分隔称为「分水线」。
网络解释
分水岭 (地理科学术语)
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分水岭的脊线叫分水线是相邻流域的界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按形态分为两类:对称和不对称分水岭。对称分水岭的分水线位于分水岭中央两侧斜坡的坡踩、长度一致。不对称分水岭的分水线偏于分水岭的一侧两侧斜坡不对称。在自然界中,对称分水岭极为罕见广泛发育的是不对称分水岭。
-
分
拼音 fēn,fèn 部首 八 总笔画 4①区划开。例如~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②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例如~发。~忧。~心劳神。③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例如~会。~行( háng )。④散,离。例如~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⑤辨别。例如区~。~析。⑥区划而成的部分。例如二~之一。⑦一半。例如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
水
拼音 shuǐ 部首 水 总笔画 4①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例如~稻。~滴石穿。~泄不通。②河流。例如汉~。湘~。③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④液汁。例如~笔。墨~。⑤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例如贴~。外~。肥~。⑥指洗的次数。例如这衣服洗过两~了。⑦姓。 -
岭
拼音 lǐng,líng 部首 山 总笔画 8①山,山脉。例如山~。分水~。~脊(山脊)。②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例如~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称“岭外”、“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