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松
fēi sōng
ㄈㄟ ㄙㄨ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飞松
指山中的松树。因其种籽落地自然长成故称。
树种子名。
引证解释
指山中的松树。因其种籽落地自然长成故称。
引宋•范成大 《包山寺》诗:“穉竹暗寒碧飞松盘老苍。”
自注:“山上松多非种植风吹松子自成,谓之飞松。”树种子名。
引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飞松者一名狐实,亦作梧实,正如梧桐子而大倍之,色味亦如梧桐而壳薄易剥。生密树中;一见輒伐树,乃可得,迟则树即存,而子俱飞去成空株矣,故曰飞松。”
网络解释
飞松
飞松,汉语拼音fēi sōng,意思是指山中的松树。
-
飞
拼音 fēi 部首 飞 总笔画 3①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例如~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②在空中运动。例如~雪。火箭~向太空。③形容极快。例如~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④极,特别地。例如刀子~快。⑤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例如流言~语。⑥像架在空中的形状。例如~桥。~阁。⑦感情的表达与传递。例如~眼。 -
松
拼音 sōng 部首 木 总笔画 8①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例如~针。~脂。~香。~子。②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例如捆得太~。土质~软。③宽,不紧张,不严格。例如规矩太~。~懈。④放开。例如~手。~绑。~心。⑤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例如肉~。鱼~。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