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脐墨
fǔ qí mò
ㄈㄨˇ ㄑㄧˊ ㄇㄛ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釜脐墨
锅底炱灰。俗称锅底墨亦称釜煤,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釜脐墨》。
引证解释
锅底炱灰。俗称锅底墨亦称釜煤,入药。参阅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土一·釜脐墨》。
网络解释
釜脐墨
釜脐墨(《四声本草》)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脐或锅底部之烟灰。性味为辛苦温。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3~4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搽。
-
釜
拼音 fǔ 部首 父 总笔画 10①古代的一种锅。例如~底抽薪。破~沉舟。②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标准不一。 -
脐
拼音 qí 部首 月 总笔画 10①肚子上脐带脱落的痕迹。脐带是胎儿肚子中间连结母体胎盘以吸取营养的管子。例如肚~。②螃蟹腹部下面的甲壳。例如尖~(雄性)。团~(雌性)。 -
墨
拼音 mò 部首 土 总笔画 15①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例如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②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例如~水。油~。粉~登场。③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例如~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④贪污。例如贪~。~吏。⑤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例如~刑。⑥姓。⑦古同“默”,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