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冯玉祥的解释
féng xiáng

冯玉祥

常用词

féng yù xiáng

ㄈㄥˊ ㄩˋ ㄒㄧㄤˊ

时代词语

冯玉祥详解

词语解释

冯玉祥féng yù xiáng

  • (1882-1948)国民党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今巢湖)人。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为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1926年在五原誓师脱离北洋军阀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30年与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因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被迫去美国。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在乘船途中遇难。

网络解释

冯玉祥 (民国时期政治军事人物)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21年7月后任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冯玉祥”单字拆分
  • 拼音 féng,píng 部首总笔画 5
    ◎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例如~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②美,尊贵的,敬辞。例如~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③姓。
  • 拼音 xiáng 部首总笔画 10
    ①吉利。例如~和。~瑞(吉祥的征兆)。不~。吉~。②吉凶的预兆。例如~麟。~云。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