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贼
fán năo zéi
ㄈㄢˊ ㄋㄠˇ ㄗㄟ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烦恼贼
佛教语。谓烦恼伤人之性有如盗贼。
引证解释
佛教语。谓烦恼伤人之性有如盗贼。
引《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法苑珠林》卷五六:“我心得解脱无明大黑闇;断除诸有葢以杀烦恼贼。”
金•元好问 《龙门川大清安禅寺碑》:“有为烦恼贼所嬈者我愿为法城堑。”
网络解释
烦恼贼
烦恼贼,佛教术语,烦恼能损慧命,伤法身,故名为贼。谓烦恼伤人之性,有如盗贼。
-
烦
拼音 fán 部首 火 总笔画 10①苦闷,急躁。例如~躁。~乱。~恼。~闷。~郁。心~意乱。②又多又乱。例如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③搅扰。例如~扰。~嚣。④敬辞,表示请、托。例如~劳。~请。 -
恼
拼音 nǎo 部首 忄 总笔画 9①发怒,怨恨。例如~恨。~火。②烦闷,苦闷。例如烦~。苦~。懊~。~丧( sàng )。 -
贼
拼音 zéi 部首 贝 总笔画 10①偷东西的人,盗匪。例如~人。盗~。~赃。~窝。②对人民有危害的人。例如国~。民~。工~。~寇。蟊~。③害,伤害。例如戕~。“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也”。④邪的,不正派的。例如~心不死。⑤狡猾。例如~溜溜。⑥副词,很。例如~冷。~亮。~横( 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