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斋
èr qī zhāi
ㄦˋ ㄑㄧ ㄓㄞ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二七斋
旧时人死后第十四日请僧道念经打醮,谓“二七斋”。
引证解释
旧时人死后第十四日请僧道念经打醮谓“二七斋”。
引宋•洪迈 《夷坚三志壬·吴蔡棺异》:“及建二七斋,一婢报棺热如火灸。”
网络解释
二七斋
二七斋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亦省称"二七";旧时,人死后第十四日请僧道念经打醮。
-
二
拼音 èr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例如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②双,比。例如独一无~。③两样,别的。例如~话。不~价。 -
七
拼音 qī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②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
斋
拼音 zhāi 部首 文 总笔画 10①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例如书~。聊~。荣宝~。②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例如~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③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例如~饭。~堂。吃~。④舍饭给僧人吃。例如~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