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东北易帜的解释
dōng běi zhì

东北易帜

常用词

dōng běi yì zhì

ㄉㄨㄥ ㄅㄟˇ ㄧˋ ㄓˋ

时代词语

东北易帜详解

词语解释

东北易帜dōng běi yì zhì

  • 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司令派代表与南京国民政府商谈东北易帜实现中国统一。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发表通电实行易帜,服从国民政府。1929年1月7日成立了以张学良为主席的东北政务委员会。

网络解释

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

“东北易帜”单字拆分
  • 拼音 dōng 部首总笔画 5
    ①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例如~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②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例如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③请客出钱的人。例如作~。④姓。
  • 拼音 běi,bèi 部首总笔画 5
    ①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例如~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②打了败仗往回逃。例如败~。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①不费力,与“难”相对。例如容~。~与(容易对付)。~于。②和悦。例如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③改变。例如~手。~地。变~。④交换。例如交~。贸~。⑤轻慢。例如贵货~土。⑥芟治草木。例如~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⑦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⑧姓。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8
    ◎旗子。例如旗~。独树一~(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