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兆
duān zhào
ㄉㄨㄢ ㄓㄠ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端兆
端倪;迹象。
引证解释
端倪;迹象。
引宋•司马光 《机权论》:“机者事之非著、萌芽端兆之时,圣人眇然见之能去祸而取福,迎吉而御凶,所以为神也。”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
国语辞典
端兆
头绪、消息。
引《聊斋志异·卷一·画皮》:「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
网络解释
端兆
端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uān zhào,是指端倪;迹象。
-
端
拼音 duān 部首 立 总笔画 14①正,不歪斜。例如~正(①事物不歪斜;②正派,正确;③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②正派,正直。例如~方。~直。~重( zhòng )。品行不~。③事物的一头。例如~的( dì )(①事情的经过,底细;②的确,果然;③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④用手很平正地拿。例如~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⑤姓。 -
兆
拼音 zhào 部首 儿 总笔画 6①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例如卜~。②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例如预~。佳~。瑞雪~丰年。③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例如~周(电磁波频率单位,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