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帝师的解释
shī

帝师

常用词

dì shī

ㄉㄧˋ ㄕ

时代词语

帝师详解

词语解释

帝师dì shī

  • 帝王的老师。

  • 元僧官名。元制皇帝即位初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

  • 古星名。

引证解释

  • 帝王的老师。

    《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 良 足矣。”
    《汉书·朱云传》:“至 成帝 时丞相故 安昌侯 张禹 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唐•李咸用 《题陈处士山居》诗:“樵童牧竖劳相问巖穴从来出帝师。”
    宋•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五世食 韩并为正卿,厥生帝师,首造大 汉。”

  • 元•僧官名。 元 制皇帝即位初,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参阅《元史·释老传·八思巴》

    《元史·世祖纪一》:“以梵僧 八合思八 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 古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

国语辞典

帝师dì shī

  • 帝王的老师。

    《汉书·卷六七·朱云传》:「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 元制,皇帝即位初,按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金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

    《元史·卷四·世祖纪》:「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网络解释

帝师 (帝王的老师)

帝师,中国古代职务称呼有三个意思,一是帝王的老师,如广成子是黄帝的帝师。二是古星名。三是国家宗教的最高领袖如八思巴为元朝忽必烈时期的帝师。此外封建时代皇帝敬赠智博功高德隆之臣也有称帝师的,如明朝开国谋臣刘基就被赐称帝师

“帝师”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例如上~。玉皇大~。②君主。例如~王。皇~。称~。~制。
  • 拼音 shī 部首总笔画 6
    ①教人的人。例如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 hào )为人~。②擅长某种技术的人。例如工程~。医~。技~。③效法。例如~法古人。④榜样。例如~范。⑤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例如~母。~兄。~弟。~妹。⑥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例如法~。禅~。⑦军队。例如会~。出~。⑧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例如~长。~座。⑨一国的首都。例如京~。⑩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