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揆
duān kuí
ㄉㄨㄢ ㄎㄨㄟ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端揆
指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
引证解释
指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
引《南史·谢举传》:“虽屡居端揆,未尝肯预时政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发明。”
《旧唐书·房玄龄传》:“玄龄 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女为 韩王 妃,男 遗爱 尚 高阳公主实显贵之极,频表辞位。”
宋•司马光 《<百官表>总序》:“三公端揆之贵施於军校;衣紫执象之荣,被於胥史。”
清•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梁书·沉约传》:“六朝人以僕射为端揆。”
国语辞典
端揆
宰相。
引《南史·卷五七·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
网络解释
端揆
端揆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
-
端
拼音 duān 部首 立 总笔画 14①正,不歪斜。例如~正(①事物不歪斜;②正派,正确;③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②正派,正直。例如~方。~直。~重( zhòng )。品行不~。③事物的一头。例如~的( dì )(①事情的经过,底细;②的确,果然;③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④用手很平正地拿。例如~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⑤姓。 -
揆
拼音 kuí 部首 扌 总笔画 12①揣测( ― 度duó、― 测)例如~度。~策。~古察今。②道理,准则。例如千载一~。③事务。例如百~。④管理,掌管。例如~百事。⑤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例如阁~。~席(宰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