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逃歌
dǒng táo gē
ㄉㄨㄥˇ ㄊㄠˊ ㄍㄜ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董逃歌
东汉灵帝时童谣。内容写董卓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辞载《后汉书·五行志一》。
引证解释
东汉•灵帝 时童谣。内容写 董卓 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辞载《后汉书·五行志一》。
引晋•崔豹 《古今注·音乐》:“《董逃歌》 后汉•游童所作也。后有 董卓 作乱卒以逃亡,后人习之以为歌章乐府奏之,以为烱戒也。”
网络解释
董逃歌
《董逃歌》是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这首民谣首先描写了董卓的发迹和显赫接着写了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劳苦表达了人民对董卓的痛恨与憎恶。歌谣直抒胸臆讽刺性强。
-
董
拼音 dǒng 部首 艹 总笔画 12①监督管理。例如~统。~督。~正(督察纠正)。~理。~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其成。②正:“余将~道而不豫兮”。③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④姓。 -
逃
拼音 táo 部首 辶 总笔画 9①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例如~跑。~敌。~匿。~遁。~逸。②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例如~避。~难( nàn )。~汇。~税。~世(避世)。 -
歌
拼音 gē 部首 欠 总笔画 14①唱。例如~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②能唱的文词。例如唱~。~谱。~词。~诀。民~。诗~。~行( 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