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覆
dàng fù
ㄉㄤˋ ㄈ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荡覆
动摇颠覆。
引证解释
动摇颠覆。
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诸葛诞 造为凶乱盪覆 扬州。”
《旧唐书·王重荣王处存等传赞》:“乾坤盪覆生聚流离。”
宋•王禹偁 《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乏祀虐民自作败亡之计;彼曲我直,坐观盪覆之期。”
毁坏;颠覆。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盟 叔孙氏 也曰:‘毋或如 叔孙侨如 欲废国常荡覆公室。’”三国 魏 曹操 《薤露行》:“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唐•刘长卿 《登吴古城歌》:“黄池 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
明•刘元卿 《贤奕编·金陵义猫》:“金陵 閭右子 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
-
荡
拼音 dàng 部首 艹 总笔画 9①清除,弄光。例如~平。扫~。~除。倾家~产。②洗涤。例如洗~。涤~。~口(漱口)。③摇动。例如摇~。~漾。~桨。④行为不检,不受约束。例如~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⑤四处走动。例如游~。逛~。⑥广大平坦的样子。例如浩~。⑦浅水湖。例如芦花~。 -
覆
拼音 fù 部首 西 总笔画 18①遮盖,蒙。例如~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②翻,倾倒,败,灭。例如~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 mò )。~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③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