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言
dé yì wàng yán
ㄉㄜˊ ㄧˋ ㄨㄤˋ ㄧㄢ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得意忘言
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引证解释
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
引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
南朝•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 上林苑 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引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唐•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国语辞典
得意忘言
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
引《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
得
拼音 dé,děi,de 部首 彳 总笔画 11①获取,接受。例如~到。~失。~益。~空( kòng )。~便。~力。~济。心~。②适合。例如~劲。~当( dàng )。~法。~体。③满意。例如~意。扬扬自~。④完成,实现。例如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⑤可以,许可。例如不~随地吐痰。⑥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意
拼音 yì 部首 心 总笔画 13①心思。例如~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②心愿,愿望。例如~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③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例如春~。诗~。惬~。情~。~境。④料想,猜想。例如~料。~想。~外。 -
忘
拼音 wàng 部首 心 总笔画 7◎不记得,遗漏。例如~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
言
拼音 yán 部首 言 总笔画 7①讲,说。例如~说。~喻。~道。~欢。~情。~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②说的话。例如~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③汉语的字。例如五~诗。七~绝句。洋洋万~。④语助词,无义。例如~归于好。“~告师氏,~告~归”。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