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昧
căo mèi
ㄘㄠˇ ㄇㄟ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草昧
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代。
例天造草昧。——《易经》
英primitive; uncultured;
引证解释
亦作“艸昧”。
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蒙昧。
引《易·屯》:“天造草昧。”
王弼 注:“造物之始始於冥昧,故曰草昧也。”
《梁书·武帝纪上》:“自草昧以来图牒所记,昏君暴后,未有若斯之甚者也。”
明•高攀龙 《祭顾泾阳先生》:“泰伯 来而 梅里 片墟,闢东南之艸昧;先生出,而 涇皋 撮土,萃宇宙之文明。”
章炳麟 《文学说例》:“此犹 埃及 古文以雌蠭表至尊,以牡牛表有力,以驼鸟之羽纤纬平滑表性行愷直者,虽朔南夐鬲,草昧之始,其情一也。”犹创始;草创。
引晋•荀勗 《食举乐东西厢歌·时邕》:“爰造草昧应乾顺民。”
《隋书·高祖纪下》:“﹝ 申明公 穆 等﹞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丹诚大节,心尽帝图,茂绩殊勋力宣王府。”
宋•陈亮 《问答上》:“当草昧之时欲以礼义律之,智勇齐之,而不能与天下共其利则其势必分裂四出而不可收拾矣。”形容时世混乱黑暗。
引唐•杜甫 《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謳歌历数归。”
仇兆鳌 注:“草而不齐昧而不明,此言 隋 末之乱。”
宋•王巩 《闻见近录》:“﹝ 张元•﹞将行过 项羽 庙,乃竭囊沽酒,对 羽 极饮,酹酒泥像又歌‘ 秦皇 草昧, 刘 项 起吞併’之词,悲歌累日,大慟而遁。”
明•唐寅 《刘秀才墓志》:“宋 德不竞天下艸昧,家室播越,谱牒沦没。”草野;民间。
引宋•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所遇在草昧既贵不为起。”
明•李昌祺 《月夜弹琴记》:“宋•籙既讫, 元•运方兴。草昧英雄,空怜 文相 之勤王。”
国语辞典
草昧
世界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引《易经·屯卦·彖曰》:「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网络解释
草昧
草昧,汉语词汇。
拼音;cǎo mèi
释义:1.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蒙昧;2.犹创始;草创;3.形容时世混乱黑暗;4.草野;民间。
-
草
拼音 cǎo 部首 艹 总笔画 9①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例如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②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例如~料。柴~。稻~。③粗糙,不细致。例如~率( 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④汉字的一种书体。例如~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⑤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例如~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⑥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例如~野。~莽。~寇。~贼。⑦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例如~鸡。 -
昧
拼音 mèi 部首 日 总笔画 9①暗,不明。例如幽~。~旦(清晨还未明亮时)。②昏,糊涂,不明白。例如愚~。蒙~。素~平生(一向不认识)。③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④隐藏,隐瞒。例如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⑤冒犯。例如冒~(多作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