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野
chún yě
ㄔㄨㄣˊ ㄧㄝ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鹑野
指秦地。
引证解释
指 秦 地。参见“鶉首”。
引唐•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皇居帝里 崤函谷鶉野 龙山 侯甸服。”
唐•石贯 《观农赋》:“晓出 凤城疲道路之攸往;回瞻鶉野知耕凿之斯崇。”
网络解释
鹑野
鹑野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ún yě ,出自《上吏部侍郎帝京篇》。
-
鹑
拼音 chún 部首 鸟 总笔画 13①鸟名。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有斑者为鹑,后混称鹌鹑。《廣韻•諄韻》:“鶉,䳺鶉也。”②传说中的赤凤。《埤雅》引《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③星宿名。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左傳•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淳淳。”④鹑衣的简称。比喻破烂的衣服。《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縣鶉。”⑤通“醇”。纯美。《法言•寡見》:“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
野
拼音 yě 部首 里 总笔画 11①郊外,村外。例如~外。~景。~游。~趣。~餐。~战。四~。郊~。②界限,范围。例如分~。视~。③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 cháo )”相对。例如朝~。下~。在~。~史。④不讲情理,没有礼貌。例如~蛮。粗~。⑤巨大而非分的欲望。例如~心。⑥不受约束。例如心玩儿~了。⑦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例如~生。~兽。~味。~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