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鹿
chù lù
ㄔㄨˋ ㄌ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触鹿
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东山躬自负土……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于所犯栽下。”后因以“触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引证解释
后因以“触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引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 东山躬自负土……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 孜 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於所犯栽下。”
宋•苏轼 《同年程德林求先坟·思成堂》诗:“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清•顾炎武 《墓后结庐三楹作》诗:“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网络解释
触鹿
触鹿,拼音为chù lù ,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