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唇亡齿寒的解释
chún wáng chǐ hán

唇亡齿寒

常用词

chún wáng chǐ hán

ㄔㄨㄣˊ ㄨㄤˊ ㄔˇ ㄏㄢˊ

时代词语

唇亡齿寒详解

词语解释

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

  • 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mutual dependenc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powerful and aggressive enemy; share a common lot;

引证解释

  • 唇缺则齿露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本《左传·僖公五年》:“晋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按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

    宫之奇 諫曰:虢,虞 之表也; 虢 亡, 虞 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 虢 之谓也。”
    宋•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 荆楚孟昶 有唇亡齿寒之惧。”
    清•孙枝蔚 《<甲申述忧>序》:“何况 关中 陷没海内动摇匪独唇亡齿寒,螫手断腕而已。”
    脣亡齒寒:嘴唇失去牙齿即要寒冷。比喻互为依存,利害相关。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宫之奇 諫曰:‘ 虢,虞 之表也; 虢 亡, 虞 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其 虞 虢 之谓也。’”脣,一本作“唇”。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赵 之於 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 赵,明日患及 齐 楚。”
    晋•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边境者中国之脣齿,脣亡则齿寒,其理然也。”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蒙古 灭国四十以及 西夏夏 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 宋。脣亡齿寒,自然之理。”
    亦作“脣竭齿寒”、“脣揭齿寒”。 《庄子·胠箧》:“脣竭则齿寒。”
    《吕氏春秋·权勋》:“先人有言曰:‘脣竭而齿寒。’”高诱 注:“竭亡也。”
    《淮南子·说林训》:“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脣竭而齿寒。”
    《战国策·韩策二》:“臣闻之,脣揭者其齿寒。”
    鲍彪 注:“揭,犹反也。”

国语辞典

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

  • 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

    《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明上今不相救恐唇亡齿寒,亦非明上之福也。」

    休戚相关 巢毁卵破 巢倾卵破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单字拆分
  • 拼音 chún 部首总笔画 10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例如嘴~。~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膏。~裂。~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吻(嘴唇,喻口才、言辞)。~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 拼音 wáng,wú 部首总笔画 3
    ①逃。例如逃~。流~。②失去。例如~佚。~羊补牢。③死。例如伤~。死~。④灭。例如灭~。~国奴。救~。兴~。
  • 齿

    拼音 chǐ 部首 齿 总笔画 8
    ①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例如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②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例如~轮。锯~。梳子~儿。③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例如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④并列。例如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⑤谈到,提及。例如~及。不足~数。⑥触。例如~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 拼音 hán 部首总笔画 12
    ①冷,与“暑”相对。例如~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②害怕。例如~心。③穷困,有时用作谦辞。例如~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