搽旦
chá dàn
ㄔㄚˊ ㄉ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搽旦
元杂剧脚色之一。犹今之彩旦。
引证解释
元 杂剧脚色之一。犹今之彩旦。
引元•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搽旦 王粉连 赶驴上云:‘自家 王粉连 的便是。’”
国语辞典
搽旦
传统戏曲脚色之一。多扮演活泼或轻浮泼辣的女子。元杂剧中称花旦为「搽旦」。
网络解释
搽旦
戏剧中的角色名。相当于今天的彩旦。(不是花旦!)
彩旦俗称丑婆子戏曲脚色行当。旦行的一支。扮演滑稽风趣或奸刁的女子也有性格爽朗无拘无束的逗笑角色。实为扮演女性的丑角。化装一般面涂白粉再搽厚重胭脂。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简单说彩旦是重说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
现在彩旦也可归为丑角经常由男性扮演以达到喜剧效果。如京剧《凤还巢》中的大姐程雪雁《锁麟囊》中赵小姐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