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使
cè shǐ
ㄘㄜˋ ㄕ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策使
役使;差遣。
引证解释
役使;差遣。
引《百喻经·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昔有国王设於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
网络解释
策使
策使,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役使、差遣、派遣。
-
策
拼音 cè 部首 ⺮ 总笔画 12①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②鞭打。例如~马。鞭~。③激励,促进。例如~动。~勉。④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例如简~。⑤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例如~命。~免。~封。⑥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例如~论。~问。⑦杖。例如~杖。⑧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⑨计谋,主意,办法。例如上~。献~。决~。政~。~划。束手无~。⑩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⑪姓。 -
使
拼音 shǐ 部首 亻 总笔画 8①用。例如~用。~劲。~役。~力。~钱。②派,差谴。例如~唤。~命。~女。③让,令,叫。例如迫~。④假若。例如假~。即~。⑤奉命办事的人。例如~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