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敝邑的解释

敝邑

常用词

bì yì

ㄅㄧˋ ㄧˋ

时代词语

敝邑详解

词语解释

敝邑bì yì

  • 对本国的谦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my country;

引证解释

  • 谦辞。称自己的国家。

    《礼记·檀弓下》:“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於敝邑。”
    《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大王之威行於 山 东敝邑恐惧。”
    胡三省 注:“春秋 以来列国交聘行人率自称其国曰敝邑。”

  • 犹言偏僻的地方。敝一本作“弊”。

    《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其敝邑而不覿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吕延济 注:“蜀 但知习其敝小都邑不见上国不知英雄之所行歷也。”

网络解释

敝邑

敝邑,汉语词汇。

拼音:bì yì,

释义:1、古代对本国的谦称。2、犹言偏僻的地方。

“敝邑”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①破旧,坏。例如~旧。~俗。~衣。~屣。~帚自珍。②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例如~人(我)。~姓。~处。~校。~国。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①城市,都城。例如城~。都~。②旧指县。例如~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③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例如采~。④古同“悒”,愁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