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露
bì lù
ㄅㄧˋ ㄌ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毕露
完全暴露:原形毕露ㄧ凶相毕露。
引证解释
完全显露。
引明•汪道昆 《洛水悲》:“自分永隔幽明毕露精诚,恐干禁忌。”
陶成章 《<浙案纪略>序》:“同人皆谓序述过详事机毕露,反为进取之害。”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数年前的文坛上所谓‘第三种人’……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久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
网络解释
毕露
毕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bì lù,意思是完全显露。
-
毕
拼音 bì 部首 比 总笔画 6①完结。例如礼~。~业。~生。~力。②完全。例如~肖( xiào )(完全相象)。凶相~露。~其全力。③究竟,到底。例如~竟。④星名,二十八宿之一。⑤古代田猎用的长柄小网,亦指用长柄网捕取禽兽:“鸳鸯于飞,~之罗之”。⑥古代丧祭时穿牲体的横木。⑦姓。 -
露
拼音 lòu,lù 部首 雨 总笔画 21①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例如~水。白~。寒~。朝( zhāo )~。甘~。②在室外,无遮盖。例如~天。~宿。~营。③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例如~酒。枇杷~。④滋润。例如覆~万民。⑤表现,显现。例如~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骨。袒~。吐~。揭~。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