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碑南帖
běi bēi nán tiē
ㄅㄟˇ ㄅㄟ ㄋㄢˊ ㄊㄧㄝ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北碑南帖
清阮元分南北朝时书法为南北两派称北朝的碑版为北碑,称南朝的书帖为南帖。详见阮元《北碑南帖论》。康有为对此说持有异议。
引证解释
清•阮元 分 南北朝 时书法为南北两派称 北朝 的碑版为北碑,称 南朝 的书帖为南帖。详见 阮元•《北碑南帖论》。 康有为 对此说持有异议。
网络解释
北碑南帖
'-
北
拼音 běi,bèi 部首 匕 总笔画 5①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例如~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②打了败仗往回逃。例如败~。 -
碑
拼音 bēi 部首 石 总笔画 13◎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例如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 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 -
南
拼音 nán,nā 部首 十 总笔画 9①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例如~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②姓。 -
帖
拼音 tiè,tiě,tiē 部首 巾 总笔画 8◎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例如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