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倍
bǐ bèi
ㄅㄧˇ ㄅㄟ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鄙倍
浅陋背理。倍,通“背”。
引证解释
浅陋背理。倍通“背”。
引《论语·泰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朱熹 集注:“鄙凡陋也。倍,与‘背’同,谓背理也。”
清•恽敬 《<五宗语录删存>序》:“鄙倍不可训者十之七。”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然所谓才者惟在能诗,所举佳篇,復多鄙倍,如乡曲学究之为。”
国语辞典
鄙倍
鄙陋背理。也作「鄙背」。
引《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网络解释
鄙倍
鄙倍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浅陋背理,多用于形容诗歌的风格。
-
鄙
拼音 bǐ 部首 阝 总笔画 13①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例如~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②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例如边~。③粗俗。例如~陋。~俗。~夫。~近(庸俗浅近)。④轻蔑,看不起。例如~视。~夷。~弃。~薄。⑤品质低劣。例如卑~。⑥谦辞,用于自称。例如~人。~老。~见。⑦吝啬。例如~吝。~诈(贪吝诈伪)。 -
倍
拼音 bèi 部首 亻 总笔画 10①等于原数的两个。例如加~。事~功半。~道而行(兼程而行)。②某数的几倍等于用几乘某数。例如二的五~是十。③更加,非常:“每逢佳节~思亲”。~加。~儿精神。④增益:“焉用亡郑以~邻?”⑤古同“背”,背弃,背叛。⑥古同“背”,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