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
bāo guǒ
ㄅㄠ ㄍㄨㄛ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包裹
包扎成件的包儿。
例寄包裹。
英parcel;
由邮局寄送的包件。
在海洋运输中不要求签发提单的小件货物或个人行李。
小的或中等的包。
英package;
引证解释
包容;包围。
引《文子·符言》:“老子 曰:‘道至高无上……包裹天地而无表里洞同覆盖而无所硋。’”《朱子语类》卷四:“论世事曰:须是心度大,方包裹得过。”
清•张正茂 《龟台琬琰·孙仙姑》:“三千功德超三界跳出阴阳包裹外。”
徐迟 《狂欢之夜》:“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山林、田园、天和分娩的大地。”包扎;包装。
引唐•韩愈 《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元•郑廷玉 《金凤钗》第四折:“大人与了十只金釵我包裹了无处放。”
《红楼梦》第九四回:“还有两匹红送给 寳二爷 包裹这花当作贺礼。”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看护﹞便捧进几十个红丝缠绕、白纸包裹的礼物来堆在我的床上。”包扎成件的包儿。
引元•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我这包裹里都是些金珠寳贝,要将来上下使用。”
《水浒传》第七回:“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董昌 背着包裹提着考篮,掮着雨伞上省赶考。”
金近 《送信大哥》:“这个包裹已经写好投寄的地址、收件人的姓名。”
国语辞典
包裹
用布包扎的行李。
引《西游记·第八回》:「菩萨遂将锦襕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只不做声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近包袱
泛指包扎成件的东西。
例如:「邮寄包裹」。
收拾、包扎起来。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八回》:「一面令人将张约并诸葛恪尸首用芦席包裹,以小车载出。」
包容。
引《淮南子·原道》:「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网络解释
包裹 (汉语词语)
包裹,作为动词解释的时候有包容、包围、 包扎、包装的含义。作为名词解释的时候,指包扎成件的包儿、 由邮局寄送的包件、在海洋运输中,不要求签发提单的小件货物或个人行李等含义。
-
包
拼音 bāo 部首 勹 总笔画 5①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例如~装。~饺子。②包好了的东西。例如邮~。背( bèi )~。③装东西的袋。例如书~。皮~。④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例如~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⑤总揽,负全责。例如~销。~揽。⑥保证。例如~赔。~在我身上。⑦约定的,专用的。例如~饭。~工。⑧围。例如~围。~剿。⑨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例如~子。糖~儿。⑩身体上肿起的疙瘩。例如脓~。⑪姓。 -
裹
拼音 guǒ 部首 衣 总笔画 14①包;缠绕。例如~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②夹带;夹杂。例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③方言,吸(奶)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