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路
bāo xié lù
ㄅㄠ ㄒㄧㄝˊ ㄌ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褒斜路
1.即褒斜道。
网络解释
襃斜路
bāo xié lù ㄅㄠ ㄒㄧㄝ ˊ ㄌㄨˋ襃斜路
即 褒斜道 。《后汉书·顺帝纪》:“乙亥诏 益州 刺史罢 子午道 通 襃斜路 。”参见“ 襃斜道 ”。
-
褒
拼音 bāo 部首 衣 总笔画 15①赞扬,夸奖,与“贬”相对。例如~奖。~扬。~贬。~义词。②衣襟宽大。例如~衣博带。③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 -
斜
拼音 xié 部首 斗 总笔画 11◎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例如~坡。~面。~度。~线。~视。 -
路
拼音 lù 部首 足 总笔画 13①道,往来通行的地方。例如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②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例如思~。生~。出~。~子。~数( shù )。③方面,地区。例如外~货。各~人马。④种类。例如一~货色。⑤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⑥车。例如筚~。乘~。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