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鴈
bái yàn
ㄅㄞˊ ㄧ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白鴈
亦作“白雁”。
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
引证解释
亦作“白雁”。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
引《左传·哀公七年》:“曹 鄙人 公孙权 好弋获白鴈,献之。”
《晋书·礼志下》:“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
唐•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宋•孔平仲 《孔氏谈苑·白雁为霜信》:“北方有白鴈似鴈而小,色白。秋深至则霜降 河 北人谓之霜信。”
明•夏完淳 《大哀赋》:“拜 蒋侯 为 灵帝弋白雁为国宾。”
-
白
拼音 bái 部首 白 总笔画 5①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例如~色。~米。②明亮。例如~昼。~日做梦。③清楚。例如明~。不~之冤。④纯洁。例如一生清~。~璧无瑕。⑤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例如空~。~卷。⑥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例如~忙。~说。⑦没有付出代价的。例如~吃~喝。⑧陈述。例如自~。道~(亦称“说白”、“白口”)。⑨与文言相对。例如~话文。⑩告语。例如告~(对公众的通知)。⑪丧事。例如红~喜事(婚事和丧事)。⑫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如~字(别字)。⑬政治上反动的。例如~匪。~军。⑭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例如~族。~剧。⑮姓。 -
鴈
拼音 yàn 部首 鳥 总笔画 15①鹅。《説文•鳥部》:“鴈,䳘也。”《周禮•天官•食醫》:“凡會膳食之宜……鴈宜麥。”孫論讓正義:“鴈宜麥者,王引之云:‘應謂餓也。’”《墨子•雜守》:“寇至,先殺牛羊鷄狗烏〔鳧〕鴈。”《漢書•翟方進傳》:“有狗從外入,齧其中庭羣鴈數十。”②同“雁”。鸿雁。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鳥部》:“鴈,鴈與雁各字,䳘與鴚䳘各物。許意《隹部》雁為鴻雁,《鳥部》鴈為䳘,鴚䳘為野䳘,單呼䳘為人家所畜之䳘。今字雁、鴈不分久矣。”《禮記•月令》:“鴈北鄉,鵲始巢。”三國魏曹植《感節賦》:“望候鴈之翔集,想玄鳥之來游。”唐白居易《江樓晚眺》:“風飜白浪花千片,鴈點青天字一行。”③伪造的,假的。后作“贗(贋)”。《韓非子•説林下》:“齊代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真也。’”陈奇猷集釋引曾廷枚曰:“真贗,本作真鴈,後人加貝。”④姓。《正字通•鳥部》:“鴈姓。見《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