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削褒贬
bǐ xuē bāo biăn
ㄅㄧˇ ㄒㄩㄝ ㄅㄠ ㄅㄧㄢ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笔削褒贬
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笔
拼音 bǐ 部首 ⺮ 总笔画 10①写字、画图的工具。例如毛~。钢~。铅~。~架。~胆。②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例如~画。~顺。~形。~道。③用笔写,写作的。例如~者。代~。~耕。~谈。~误。~译。~战。~名。④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例如~体。~法。~力。文~。工~。曲~。伏~。⑤像笔一样直。例如~直。~挺。~陡。⑥量词,指钱款。例如一~钱。⑦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
削
拼音 xiāo,xuē 部首 刂 总笔画 9①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②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例如~球。 -
褒
拼音 bāo 部首 衣 总笔画 15①赞扬,夸奖,与“贬”相对。例如~奖。~扬。~贬。~义词。②衣襟宽大。例如~衣博带。③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 -
贬
拼音 biǎn 部首 贝 总笔画 8①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例如~低。~义。褒~(①评论好坏;②指出缺点)。②减低,降低。例如~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