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帢
bái qià
ㄅㄞˊ ㄑㄧㄚ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白帢
亦作“白?”。亦作“白幍”。
白色便帽。
引证解释
亦作“白幍”。白色便帽。 晋•张华 《博物志》卷九:“汉 中兴士人皆冠葛巾。
引建安 中 魏武帝 造白帢,於是遂废。”
清•吴伟业 《癸巳春日稧饮社集虎丘即事》诗:“青溪胜集仍遗老白帢高谈尽少年。”
网络解释
白帢
白帢,汉语词汇,古代未仕者戴的白帽。
-
白
拼音 bái 部首 白 总笔画 5①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例如~色。~米。②明亮。例如~昼。~日做梦。③清楚。例如明~。不~之冤。④纯洁。例如一生清~。~璧无瑕。⑤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例如空~。~卷。⑥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例如~忙。~说。⑦没有付出代价的。例如~吃~喝。⑧陈述。例如自~。道~(亦称“说白”、“白口”)。⑨与文言相对。例如~话文。⑩告语。例如告~(对公众的通知)。⑪丧事。例如红~喜事(婚事和丧事)。⑫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如~字(别字)。⑬政治上反动的。例如~匪。~军。⑭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例如~族。~剧。⑮姓。 -
帢
拼音 qià 部首 巾 总笔画 9◎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裁缣帛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