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八面威风的解释
miàn wēi fēng

八面威风

常用词

bā miàn wēi fēng

ㄅㄚ ㄇㄧㄢˋ ㄨㄟ ㄈㄥ

时代词语

八面威风详解

词语解释

八面威风bā miàn wēi fēng

  • 形容十分神气、威风的样子。

    方显出大将军八面威风。——《元曲选·无名氏·马陵道》

    awe-inspiring appearance; pomp and circumstance;

引证解释

  • 形容威风十足声势慑人。

    元•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你八面威风大端的是将相才。”
    明•董穀 《碧里杂存·满江红》:“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亦省作“八面威”。 明•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只趁俺将军八面威呀,教他们狭路难相逢。”

  • 宋徽宗 内库所藏玉杯名。见《通俗常言疏证·武备》引 李绍闻 《云间杂志》

国语辞典

八面威风bā miàn wēi fēng

  • 比喻声势浩大、神气十足的样子。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著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明·董谷《碧里杂存·卷上·满江红》:「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垂头丧气

  • 宋徽宗所藏的玉杯。

    《通俗常言疏证·武备·八面威风引李绍闻《云间杂志》:「宋徽宗内库所藏玉杯三其一名教子升天二名八面威风,三则单螭作把,外多花纹。」

“八面威风”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2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例如~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 拼音 miàn 部首总笔画 9
    ①头的前部,脸。例如脸~。颜~。~目。~~相觑。②用脸对着,向着。例如~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③事物的外表。例如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④方位,部分。例如前~。反~。片~。全~。多~手。⑤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例如一~鼓。⑥会见,直接接头的。例如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⑦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例如平~。曲( qū )~。⑧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⑨粉末。例如药~儿。⑩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例如~条。⑪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如这种瓜很~。
  • 拼音 wēi 部首总笔画 9
    ①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例如~力。~风。权~。②凭借力量或势力。例如~胁。~慑。
  • 拼音 fēng,fěng 部首总笔画 4
    ①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例如~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②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例如~潮。~靡一时。~驰电掣。③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例如~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④消息,传闻。例如~传( chuán )(传闻)。闻~而动。⑤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例如~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⑥指民歌、歌谣。例如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⑦中医学指某些疾病。例如~瘫。~湿。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