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纱笼
bì shā lóng
ㄅㄧˋ ㄕㄚ ㄌㄨㄥ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碧纱笼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后以“碧纱笼”为诗以人重的典故。
绿纱灯罩。
引证解释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
引播 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慙愧闍黎饭后鐘。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宋•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六:“世传 魏野 尝从 莱公 ( 寇準 )游 陕府 僧舍,各有留题。后復同游,见 莱公 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 野 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 野 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 莱公 大笑。”
后以“碧纱笼”为诗以人重的典故。 宋•杨万里 《行部决狱宿新隆寺观邹至完题壁》诗:“若爱殿前苍玉佩断无身后碧纱笼。”
明•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多少旧题诗句在碧纱笼底认青苔。”
亦省作“碧纱”。 宋•孙觌 《再至》诗:“悬知不是 唐 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绿纱灯罩。
引五代 齐己 《灯》诗:“红烬自凝清夜朵,赤心长谢碧纱笼。”
国语辞典
碧纱笼
唐王播少时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寺僧憎恶播常于饭后始鸣钟,待播至,饭已毕,播有感而发,遂题诗于寺壁。后播贵,旧地重游见昔日所题诗,皆已用碧纱笼罩,因又题:「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典出五代汉·王定保也作「拂绀纱」、「护碧纱」、「罩碧纱」、「纱碧笼」、「纱笼碧」、「纱笼壁」、「纱为笼」。
引《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后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连带诗文亦受重视。唐·张仁溥〈题龙窝洞〉诗:「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
网络解释
碧纱笼
碧纱笼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后被引用为所题受人赏识、重视。
-
碧
拼音 bì 部首 石 总笔画 14①青绿色的玉石。例如~玉。②青绿色。例如~绿。金~辉煌。~空。 -
纱
拼音 shā 部首 纟 总笔画 7①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例如棉~。纺~。②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例如羽~。窗~。~布。~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③像纱布的。例如铁~。塑料~。 -
笼
拼音 lóng,lǒng 部首 ⺮ 总笔画 11①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例如灯~。熏~。②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例如鸡~。鸟~。蝈蝈~。③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例如囚~。牢~。④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例如~屉。蒸~。⑤泛指包络之物。例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