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正
bǔ zhèng
ㄅㄨˇ ㄓㄥ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卜正
即太卜,周时卜官之长。
引证解释
即太卜, 周 时卜官之长。
引《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 曰:‘我周之卜正也。’”杜预 注:“卜正,卜官之长。”
孔颖达 疏:“《周礼·春官》:‘太卜下大夫二人其下有卜师、卜人、龟人、筮人大卜为之长。正训长也,故谓之卜正。’”
网络解释
卜正
官名。周代掌占卜之官。《左传》隐公十一年: “我周之卜正也”。秦及西汉均置有太卜令。陷首太卜卜正二十人,唐为十人人。(《中国历代官称辞典》)
-
卜
拼音 bǔ,bo 部首 卜 总笔画 2①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②预料,估计,猜测。例如预~。③选择(处所)例如~宅。~邻。 -
正
拼音 zhèng,zhēng 部首 止 总笔画 5①不偏斜,与“歪”相对。例如~午。~中( zhōng )。~襟危坐。②合于法则的。例如~当( dāng )。~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③合于道理的。例如~道。~确。~义。~气。④恰好。例如~好。~中( zhōng )下怀。⑤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如他~在开会。⑥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例如~面。~本。⑦纯,不杂。例如~色。~宗。~统。纯~。⑧改去偏差或错误。例如~骨。~误。~音。~本清源。⑨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例如~方形。⑩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例如~电。⑪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如~数( shù )。⑫姓。